楊錦泉
讀《楊震清廉冠古今》一文感觸良多,深受教育。
近日,在紀律教育學習月“以史為鑒,揚清頌廉”主題活動中,我認真閱讀歷史上的賢哲、名人廉政愛民、勤政為民的故事,對《楊震清廉冠古今》一篇感觸良多,教育頗深。
楊震在任東萊太守時,途經山東昌邑,由他舉薦的縣令王密深夜來訪,送了楊震一包黃金,楊震嚴肅予以拒絕,王密勸道:“我深夜前來,無人知曉。”楊震生氣地說:“天知,地知,你知,我知。怎么沒人知道?”王密無言以對,只能羞愧地收起黃金走了。楊震一生公正,不受私謁,不為自己撈取半點好處。他雖然官至太尉,依然兩袖清風,面對為子孫置點產業(yè)的勸告,他回答說:“讓我的后世被人稱為‘清官的子孫’,這份遺產難道不豐厚嗎?”“清官”是楊震窮盡一生苦苦追求的遠大目標,他把后世的評價看得比任何遺產都要重要,都要豐厚。他的故事至今仍具有強烈的借鑒和警示意義,他的凜然正氣、律己正人的高風亮節(jié)依然令人肅然起敬,為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子女所傳承,在他身上集中體現(xiàn)了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
撫古思今,心潮澎湃。作為一名黨員干部,我們有責任把楊震的高風亮節(jié)傳承起來,發(fā)揚光大。結合我自身的實際工作,要搞好廉政建設,我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:
一是要增強自身素質,提高拒腐防變能力。“物必自腐,而后蟲生”。抵御腐朽思想侵蝕,必須提高自身的各項素質,牢固筑起廉潔自律的防線。尤其是身為一名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,手中擁有人民賦予的權力,若不自律,則后患無窮。權力用的好是可以為人民群眾造福,而濫用職權卻造孽于社會。那些貪官司走上了犯罪道路,就是平時缺乏學習,忘記了自己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給的,忘我所行,手中有了權力,不為人民群眾所用,而為了自己私利,而喪失了意志,心靈被腐蝕了,最后走上了不歸路。所以,作為領導干部也要時時提防別有用心的人,時刻注意潔身自好,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,正確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,始終做到自尊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勵,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”。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年輕干部更要有這種意識,堅決做到慎始、慎獨、自重、自醒。既要干事,又要干凈。要像范匡夫所說的那樣“今朝權在手,傾心為人民”,廉潔自律、不貪不占,要經常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。同時,要發(fā)揚艱苦奮斗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和作用,做到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,淡泊名利,清清白白做人,公公正正做事,努力學習,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。
二是要以史為鏡,強化制度的約束力。唐代魏征說過“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”正衣冠要靠照鏡子,正身心要靠人民群眾的監(jiān)督和批評。“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!”若一味高高在上,沉浸于阿諛奉承,覺得自己想的什么都對,什么都好,按自己的喜惡愛好聽意見,這本身就是官僚主義,就是向貪官靠攏的第一步。聽意見,受監(jiān)督,也分主動和被動之分,本人認為,有心接受監(jiān)督的話,主動的必不可少,被動的更是非常必要。這個“被動”,其實要由主動而來,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的規(guī)章制度,使自己置備制度監(jiān)督之下,還要走群眾路線,一切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,不斷聽取群眾對制度建設和執(zhí)行中的意見,不要讓制度形同虛設,尤其重要的一條,不能把自己置于制度之外!
三是要加強黨性教育。立黨為公,執(zhí)政為民由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,是我們黨同一切非無產階級執(zhí)政黨的根本區(qū)別。共產黨員要有黨性意識,這是對黨員最起碼的要求。因此,每位領導干部必須真正解決好為誰服務的問題,牢固樹立黨性意識,這就要求每位黨員干部要增強全局觀念,自覺與黨保持高度一致,自覺地接受黨組織的領導和考驗,保證政令暢通;要求每位黨員干部牢記職責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;要求每位黨員干部始終不忘共產黨的先進性,做到與時俱進。強化黨性意識,必須加強理論學習,如果放松學習,思想就會落于形勢,就會喪失先進性,就會使精神意志逐漸消退,就難以抵擋各種誘惑,政治上也就不可能成熟。因此,作為黨員干部都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認真學習,提高素質,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,做到“為官記本,飲水思源”。
四是要管好自己、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,不為私利所動。廉政自律的一大關口,就是要把好親情關,學習楊震認真解決好給配偶子女“留下什么”的問題。從一些典型的違紀違法案件來看,一些領導干部起初并不是沒有做好廉政自律工作的,但最后還是拗不過“自家人”、“親情關”,而被配偶子女拖下了水。領導干部身邊親屬和工作人員廉潔自律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,這個問題會直接影響到領導干部的廉政。廉潔自律就是要管好自家門,理好自家事,“戒之近者,不侈以遠”,只有管好身邊的人和事,才能確保長遠不出問題。這是對黨對人民負責,又是對身邊親屬負責,也是對自己本人負責。
(作者:金霞街道黨工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