騰輝塔始建于清乾隆三年(1738年)) ,是一座高七層樓閣式三合土混合夯筑古塔。昔時(shí),塔西北有池塘,形成倒影,名曰“騰輝倒影”,是清末民初“鷗汀八景”之首。該塔坐東南向西北占地面積約20平方米,高七層。塔身外觀為六角形,基寬17米、原高20.13米,塔腔為壁內(nèi)折上式結(jié)構(gòu)。塔的第一層?xùn)|南向設(shè)塔門,二至七層每層六面均開有拱形窗,一至三層的塔墻厚約1米,各層塔身略有收分,逐層遞減。塔剎為五層空心六角形青磚小塔,外觀呈“塔上塔”形狀,形制別具一格。騰輝塔1918年2月13日受地震破壞,造成塔剎傾斜、塔身有幾處裂縫。1988年12月,騰輝塔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(hù)單位,2012年10月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(hù)單位,并于2016年重修。